2025-05-05  星期1
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热门资讯 » 正文

重庆綦江:“稻鱼共生”生态种养模式迎来双丰收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9-26  浏览次数:13
核心提示:近年来,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稻产业发展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綦江区大力实施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项目,采取绿色生态的稻鱼共生种养模式,不仅改变了
 近年来,为进一步推进优质稻产业发展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綦江区大力实施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项目,采取绿色生态的“稻鱼共生”种养模式,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,也让农田实现了增产增值,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
 

 

9月20日,在綦江区石壕镇响水村千寻农场100亩的稻田鱼生态种植养殖基地,负责人廖志刚带着工人们正忙着捕捞稻田鱼。而在稻田的另一旁,綦江区农业农村委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对稻田养鱼进行测产验收,热闹的场景吸引来不少当地村民,大家聚在一起,共享这丰收的喜悦。

 

 

“今年为了搞稻田养鱼,我们把这100亩田都严格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改造,不但修了沟渠还安装了诱虫灯、钢丝网栅栏等。改造后,每亩稻田放了25斤的鱼苗,现在捞出来,(每亩)大概有80斤,每斤20元,每亩就有1600元。水稻的平均亩产量也在700斤(稻谷)左右,而且相对于其他水稻卖价要高一些,卖到了每斤(大米)8元。”廖志刚笑得合不拢嘴,他说,稻谷升了值,附带的鱼产业也增加了更多的收入,关键是不论稻谷还是鱼都深受消费者喜爱,非常好销售,已经有周边和城区的人联系了他,销售是完全不成问题的。

 

 

稻渔间作,鱼以稻田中的蚊虫和杂草为食,稻以鱼粪为肥。据在现场进行测产的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介绍,“稻鱼共生”绿色种养模式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、鱼药饲料,可以同时提升稻谷和鱼的品质,到金秋时节,鱼肥、稻黄,农户可实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多收、稳粮增效、粮渔双赢”。通过测产,平均每亩稻田增加收入3000多元,稻田综合亩产值达6000多元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